《红色的足迹》诗词锦集(二)
2024-06-11 16:16:03          来源:洪江区红色文化研究会 | 编辑:蒋青苓 |          浏览量:12029
刘海作品

西江月   五一赞歌

五月神州激动,

四方城镇歌欢。

由来使命勇争先,

勤奋工农获赞。


深海潜龙探宝,

长空航站巡天。

创新科技敢登攀,

英杰万千展现。

邹盛光老师国画作品

陈胜余三首

(一)

七绝   辞春迎夏

春来燕舞万山红,

江岸垂杨醉雨风。

夏沐朝阳龙欲起,

初心使命傲苍穹。


(二)

行香子   题五一节

暮去朝来。

夏日舒怀。

举红旗、山水楼台。

劲擂战鼓,

除扫阴霾。

有千城灯,

百山彩,

万民街。


喜笑心裁。

凤舞旌排。

巨龙飞、平等和谐。

实干兴国,

汇聚人才。

赞烟花悬,

礼花绽,

麦花开。


(三)

一七令   第五次参观长沙板仓

强。

开慧,

三湘。

铭贞节,

痛肝肠。

英烈赤子,

举旗东方。

故居英气在,

后代赞骄杨。

我辈继承遗志,

初心正义兴邦。

永远革命不停步,

海阔天高自翱翔。

覃国栋《庆五一》古风二首

(一)

鲜花五月正芬芳,献给劳动者分享。

手握银枪奇迹现,身淌汗水激情昂。

大厦高铁新貌展,母舰飞船国力扬。

跨海大桥天堑架,神州齐奏复兴章!


(二)

欢歌劲舞鼓声喧,劳动人民尽开颜。

唱唱生活多美好,说说日子比蜜甜。

千行兴旺书新曲,百业繁荣著锦篇。

众手相牵描丽景,团结奋进建家园。

王建新二首

(一)

红色洪江赞

烟雨洪江添名胜,

长征史馆喜落成。

贺龙转战来湘西,

唐家父子闹革命。

曾经荣光留美忆,

志在报国永传承。

红色文化奠根基,

继往开来新征程。


(二)

赤胆忠心护红孩

中央红军始长征,贺龙部队来策应。

转战湘西牵制敌,洪江寄养贺捷生。

临危受命勇担当,赤胆忠心瞿玉屏。

艰难岁月护红孩,革命史诗更衷情。

陈玉元老师国画作品


刘建文作品

一  代  洪  商

  湘西南一隅,

  有座古商城。

  面积虽不大,

  历史底蕴深。

  倚仗沅巫水,

  航运获畅通。

  工商齐发展,

  金融占鳌头。

  盛产精桐油,

  誉满亚美欧。

  百业联周边,

  惠及省京城。

  更逢抗战时,

  志士共挺身。

  为了保家园,

  奋勇御倭寇。

  可歌可泣事,

  彰显爱国情。

  试问谁之为,

  一代洪商人。

  今朝缅先辈,

  精神铭记心。

  施力兴洪江,

  荣光当永承。

丁宏翔三篇

(一)

党 旗 颂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红

党旗飘飘璀璨了颜容

多少期待,多少梦想

一声号角,我扑入你怀中


新的时代,我热血奔涌

新的征程,我扬帆激动

为你欢呼,为你光荣


我用生命追逐最美的红


党旗映长空

霜重色愈浓

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中国梦

我们有理想

我们有本领

血性的担当敢于亮剑争锋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红

中国特色让世界尊重

全面小康,两个百年

一张蓝图,我沉醉你怀中


新的时代,我不忘初心

新的征程,我牢记使命

为你拼搏,为你奉献

我用丹心衬托你最美的红


党旗漫天红

关山万千重

伟大的胜利伟大的中国梦

东方有雄狮

今日舞东风

最强的声音最炫的中国红


(二)

红色井冈

千里万里,我红歌高唱

赤诚之心向你飞翔

风里雨里,我热血激昂

步履坚定誓言铿锵


吃一口你的红米饭

喝一口你的南瓜汤

金丝被哎软又黄

根据地里好风光

黄洋界上众志成城

鼓角相闻旌旗相望

反围剿中神兵天降

伟人胆识铸就辉煌


井冈,井冈,红色的井冈

我们身着戎装红星闪闪亮

井冈,井冈,伟大的井冈

我们高举旗帜永远跟着党


日里夜里,我仰望井冈

踏遍青山战旗飘扬

缅怀先烈,泪洒于疆场

不忘初心信念如钢


掬一捧潺潺山泉水

摘一朵战地黄花香

凌云志哎罗霄上

八角楼里马灯亮

茨坪茅坪军歌声声

艰苦卓绝不朽篇章

星星之火指明方向

伟人激情慨当以慷


井冈,井冈,梦中的井冈

八一军旗猎猎红遍了山冈

井冈,井冈,神圣的井冈

红色故事我们铭记在心上


(三)

红色故事讲解:

贺老总的“小棉袄”


贺老总的“小棉袄”叫贺捷生,她是贺龙元帅的长女,是长征中最小的红军。

在贺捷生将军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她穿着一件由成年人军大衣改小的棉袄的儿时照片。这件小棉袄,是贺老总在抗日前线的战斗之余邮寄给寄养在湘西洪江的小捷生的。这件小棉袄,饱含了贺老总对女儿的深切关爱。

1935年11月,贺捷生在红军战斗告捷时出生,贺捷生的也名字由此而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贺老总要带领部队奔赴抗日前线,妻子蹇先任要去苏联红军大学学习。在陕北,贺老总夫妇把年幼的捷生托付给了老部下秦光远和瞿玉屏,带回湘西抚养。由于秦光远有3个小孩,最后有瞿玉屏带着小捷生在洪江生活。

其间,贺龙元帅尽显父爱,千里万里,常寄信件和衣物,牵挂小捷生。瞿玉屏对小捷生则更是悉心抚养、精心照料,视为己生。瞿玉屏送小捷生去学习国文、学习音乐,带她穿着父母寄来的衣服去照相,并寄给贺老总。直到1944年,瞿玉屏被日军飞机炸伤,撒手人间之时,瞿玉屏才告诉小捷生,说她的亲生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贺龙将军,一定要等到他来接。并叮嘱家人,要想方设法供小捷生读书,带小捷生回到乾州生活。直到1949年,常德解放,其母蹇先任回慈利奔父丧,终在乾州找到了14岁的小捷生,从此,家人团圆,传为佳话。

由于儿时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贺捷生顺利地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学业,1955年,贺捷生进入北大历史系学习。在从事军史研究的同时,80年代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写出了大量的回忆贺龙元帅的文章。1996年,贺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2013年,更是凭《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获得了人民文学优秀散文奖。

可以说,在洪江度过的八年,是贺老总的“小棉袄”贺捷生记忆中永远也抹不去的美好童年记忆。2014年,洪江古商城作家协会成立之时,贺捷生将军写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

她在信中写道:“美丽的洪江在我的魂牵梦萦中……我的人生是从洪江开始的,洪江有大恩于我,有大爱于我。”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处,我们要认真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传承伟人前辈的优良家风。讲好红色故事就是其中的关键的一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愿我们的洪江这颗湘西明珠再次璀璨,再创辉煌,让红色的故事代代讲解,辈辈传唱。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洪江区融媒体中心立场,洪江区融媒体中心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编:蒋青苓

一审:蒋青苓

二审:黄飞鹏

三审:徐海鹰

来源:洪江区红色文化研究会

  下载APP